在这个暑期档,电影市场佳作频出,而大鹏导演的《长安的荔枝》宛如一颗璀璨明星,格外引人注目。走进影院观看这部影片后,不得不说,它与原著情节高度相符,那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冲击,足以让观众潸然泪下。
影片开篇,便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繁华又暗藏危机的大唐天宝年间。人到中年的李善德,空有一身算学本领,却在长安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仍只是个无名小吏。生活的压力如影随形,刚购置的宅子让他背负上沉重的月供,本以为人生就将如此平淡无奇地继续,可命运却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—— 他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 “荔枝使” 的位置,要在贵妃诞日之前,从遥远的岭南运来新鲜荔枝。
这在当时的条件下,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荔枝 “一日色变,两日香变,三日味变”,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,山水阻隔,路途遥远,运输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但为了家人,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,那句 “就算失败,我也想知道,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”,道出了无数平凡人在绝境中不甘命运摆布、奋力挣扎的心声,也让观众瞬间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共情。
展开剩余70%大鹏在对原著剧情的呈现上,可谓下足了功夫。从李善德初接任务时的迷茫与惶恐,到为了寻找荔枝保鲜和运输方法,深入岭南实地考察,与当地荔枝园主阿僮结识,再到与商人苏谅等人携手,在一次次尝试、失败、再尝试的过程中,不断调整运输方案,每一个情节都紧紧贴合原著,没有丝毫拖沓与敷衍。
在岭南荔枝园,李善德与阿僮一起研究荔枝保鲜之法,烈日下,他们穿梭于荔枝林间,汗水湿透衣衫,眼中却满是对希望的执着。这一幕,与原著中对二人为了完成看似不可能之事而努力的描写如出一辙。还有李善德在面对官场各方势力的推诿、刁难时的无奈与愤怒,也被大鹏演绎得淋漓尽致,精准还原了原著里唐朝官场的复杂生态。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,为了自身利益,随意摆弄李善德这样的小人物命运,将任务当成权力斗争的工具,令人心生愤慨。
电影中情感的刻画更是细腻动人,成为催泪的关键因素。李善德与妻子郑玉婷之间的夫妻情,令人动容。在李善德接下荔枝使这个 “要命” 任务后,妻子虽忧心忡忡,但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后,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。片中,李善德远在岭南为荔枝之事奔波时,脑海中时常浮现出妻子的面容,那是他在艰难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。而结尾处,当李善德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成功将荔枝运到长安,迎接他的不是贵妃的笑,而是妻子欣慰的笑容,这一刻,家庭的温暖与珍贵被无限放大,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。
此外,李善德在转运荔枝过程中,目睹了底层百姓的悲惨遭遇,心中的正义感被彻底点燃。他看到为了运送荔枝,多少骑手奔波涉险,甚至付出生命;看到百姓为了满足这一劳民伤财的任务,被迫离开家园,流离失所。他对杨国忠发出的那声振聋发聩的质问:“右相可知道,将一瓮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,在岭南要毁多少棵树?多少骑手奔波涉险?多少百姓流离失所?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?” 不仅是他个人良知的觉醒,更是对社会不公、权贵肆意妄为的有力批判。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,让观众在为李善德命运揪心的同时,也对那个时代的悲剧感到痛心疾首,泪水不自觉地模糊了双眼。
从画面呈现来看,影片同样精彩绝伦。长安的繁华热闹,街头巷尾的喧嚣,达官贵人的奢华府邸,无一不展现出大唐盛世的风貌;而岭南的荔枝园,郁郁葱葱,果实累累,充满了浓郁的南方风情,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。尤其是李善德在运送荔枝途中,那 “一骑红尘” 的场景,骏马飞驰,扬起滚滚尘土,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扑面而来,将杜牧那句 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 的诗意画面完美地呈现在大银幕上。
大鹏导演的《长安的荔枝》,凭借对原著情节的精准还原,深刻动人的情感表达,以及出色的画面呈现,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。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反抗,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。如果你还没有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,那么一定不要错过,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,让你在欢笑与泪水中,领略到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。
发布于:安徽省盛鹏配资-北京配资网-专业股票配资官网-炒股资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